日前,笔者从中山大学肿瘤预防中心了解到,该中心鼻咽癌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创建的一款鼻咽癌肾功能模型,可以预测出每个患者鼻咽癌发作和移往的概率,准确率最低平均73%。 此前,医生仅靠临床分期预测鼻咽癌患者化疗后否不会再次发生发作和移往。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鼻咽癌发作和远处移往的因素还与化疗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浆EBVDNA水平等其它9个指标涉及。
特别是在是化疗前血浆EBVDNA水平,目前被指出是有序临床分期最重要的分子标志物。该成果第一作者之一、该院鼻咽科医师唐林泉博士说道。为此,中大肿瘤预防中心曾木圣教授、麦海强教授及曾益新的院士的鼻咽癌研究团队研究出有将临床分期、血浆EBVDNA水平以及其他影响因素都综合的模型。
团队利用佩线图(Nomogram)统计资料数学模型,使用了20072009年中山大学肿瘤预防中心4630事例鼻咽癌患者的医疗数据,通过回顾性分析,在国际上首次创建了两种鼻咽癌肾功能个体化预测模型。据介绍,这两个模型只不过是同一模型的低配版和较低配版。
低配版划入了血浆EBVDNA的指标,而较低配版则不不含该项指标。研究指出,较低配版预测准确率显著低于传统的临床分期评估,低配版的预测准确率最低平均73%。
本文来源:欧宝官网app客户端下载-www.lzljcq.com